郭文華 教授

郭文華教授

辦 公 室:人文社會科學院 教育中心216室

● Office Hour:星期五10:30-12:00

聯絡電話:(02) 2826-7929

傳真電話:(02) 2821-5949(請註明收件人姓名)

E-mail:whkuo@nycu.edu.tw

● 英文版主頁 連結

學歷

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博士

○ 國立清華大學(臺灣)歷史研究所碩士

○ 國立陽明大學(原陽明醫學院) 醫學士

經歷

○ 國立陽明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(現職)

○ 東京大學藥學系研究科訪問研究 (2008)

○ 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葉山高等研究中心訪問研究 (2007)

○ 早稻田大學人間科學學術院訪問研究 (2006)

○ 國立東京大學先端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訪問研究 (2001-2002)

專長領域

東亞戰後公共衛生、醫療與社會、

研究科學知識與東亞社會、醫藥政策研究、科技與社會研究

研究興趣

醫療與社會、醫療史與知識史,時間則大致以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為斷限,尤其側重現代醫療體制的形成與其對社會的影響。在研究方面,我目前的研究計畫包括戰後東亞的公共衛生與國際醫藥規制協合會(ICH)民族差異要因政策,探討醫藥與公共衛生在國際脈絡下的發展與東亞國家的相異因應;新藥開發的國際化當中,東亞國家如何與制訂這些法規的國際組織互動。另外,延續對臨床試驗發展的研究興趣,我也關心戰後公共衛生與人體試驗,特別是漢生病化學治療發展的相關課題。

著作(或研究發表)

著作(或研究發表)

○ PubMed之著作

○ 期刊論文

  1. “Techno-politics of genomic nationalism: Tracing genomics and its use in drug regulation in Japan and Taiwan.” Social Science & Medicine (2011): 1200-1207.
  2. “Harmonizing East Asia: the Evolution of DIA in Japan and its Impact on East Asia” (corresponding author, with Kiichiro Tsutani and Takatoshi Sato), Drug Information Journal, 43(3) (2009): 325-338.
  3. “The Voice on the Bridge: Taiwan’s Regulatory Engagement with Global Pharmaceuticals”. East Asian 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: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, 3(1) (2009): 51-72.
  4. “Bridging Studies in Japan and Taiwan: A Dynamic Evolution in Regulating Ethnic Differences,” Drug Information Journal, 43 (1) (2009): 3-10.
  5. “Understanding Race at the Frontier of Pharmaceutical Regulation: An analysis of the racial difference debate in the ICH,” Journal of Law, Medicine, and Ethics, 36 Fall (2008): 498-505.

○ 專書論文

  1. Wen-Hua Kuo. 2012. “Transforming states in the era of global pharmaceuticals : visioning clinical research in Japan, Taiwan, and Singapore ” Pp. 279-305 in Lively Capital: Biotechnologies, Ethics, and Governance in Global Markets, edited by Kaushik Sunder Rajan. Duke University Press.
  2. “Pharmaceutical Regulation as Transnational Vision and Strategy: Japan and Taiwan in the Wake of the ICH. ” Pp. 185-232 in《2009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》(2010), Wen-Tsong Chiou ed. 南港: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.
  3. “Understanding How Modern Medicine Worked in Colonial Taiwan: Moving (a little bit) beyond the ‘Central Dogma.’” Pp. 119-142 in Transaction in Medicine & Heteronomous Modernization: Germany, Japan, Korea and Taiwan, edited by Shizu Sakai, Tatsuo Sakai, Christian Oberländer, and Yasutaka Ichinokawa. Tokyo: University of Tokyo Center for Philosophy, 2009.
  4. 〈美援下的衛生政策:一九六○年代臺灣家庭計畫的探討〉,收於李尚仁編,《帝國與現代醫療》(台北:聯經,2008),頁325-365。本文原刊登於《臺灣社會研究季刊》第32期,改寫後收入該慶祝歷史語言研究所八十年紀念專書。

○ 翻譯、書平及其他類

  1. 〈如何看待美援下的衛生?一個歷史書寫的反省與展望〉,《臺灣史研究》,第17卷第一期(2010年3月,實際出刊日期9月),頁175-210。
  2. 〈醫院:醫療與社會的交會〉與〈婦女、身體與國家:家庭計畫的科學與政治〉,收於「醫院」與「家庭計畫」教案,教育部「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」。
  3. 郭文華(與陳恆安、林宜平合編),2009,《科技渴望參與》,台北:群學。
  4. 郭文華,2008,〈標準鍵盤:擺盪在科技與社會的人間尺度〉,《科學月刊》,第457期,頁32-37(該文榮獲第四屆國科會科普獎首獎)。
  5. 郭文華,2007(與張淑卿合作),〈沒有(簡單)答案的問題:記STS教學建構實習研習營北部營〉,《科技醫療與社會》,第4期,頁211-224。
  6. Wen-Hua Kuo 2007. “Regulating nature: herbal medicine in a transnational context”. Wellcome History Issue 36 (Winter 2007): 3-5.